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鲁布革”经验对企业管理提升工作的启迪

来源:□李文才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6日 A+ A A-

前阵子参加四川大学举办的一级建造师房建专业继续教育,对老师讲授的鲁布革水电站项目案例,颇有感悟,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云南鲁布革水电站项目于1981年开工,由水电十四局等单位施工。1984年水电部决定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根据贷款协议,工程三大部分之一的“引水隧洞工程”须国际招标。在竞标中,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标底价43%而中标。大成公司采用“项目法施工”,派来中国的管理团队仅30人,雇用劳务技工424人。施工中,大成公司按消耗定额实行计件管理,并运用先进施工技术,工期提前近5个月,质量优良。相比之下,国内水电队伍施工的枢纽工程采用“指挥部”模式,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进度滞后,与鲁布革管理局之间无合同关系而扯皮不断。后来水电企业学习日本大成公司项目管理模式,精干机构,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引进先进施工技术,改革内部分配办法,产生了中国最早的“项目法施工”雏形,工程质量大为改善,进度明显加快,不仅把延误的3个月工期抢了回来,而且提前4个半月结束开挖工程,提前半年完成车间混凝土浇筑。

鲁布革项目引进、学习大成公司项目管理模式之后,整个项目无论是工期还是质量都大大好于预期,成本大幅降低,改变了以前“工期马拉松,投资无底洞”、“走进大工地,脚踩人民币”状况。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中央部委和院校机构各路专家对鲁布革水电站案例进行全面总结和研究,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发表了《学习鲁布革经验》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通讯《鲁布革冲击》。鲁布革项目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实行项目总承包和项目法管理,精干机构和人员,科学组织施工……由此,我国建设领域在总结、推广鲁布革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体制,相继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合同制、业主负责制、项目法施工、工程监理制等一系列变革,从而迎来了建设领域勃勃生机。

三十年前的“鲁布革冲击”,成为了中国建筑业改革的里程碑,引发了中国建设领域如此巨大的变革与创新,同时对企业目前的管理提升工作也带来了深刻启迪:

对标补差,为管理创新增添动力

中国水电企业对标学习日本大成公司,在管理成效上前后天壤之别。不仅抢回了延误的工期,而且还提前完工;成本管理上摒弃了“走进大工地,脚踩人民币”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有效地对标学习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提升的功效之大,不言而喻。中国水电企业对标学习日本大成公司,既有不服输的精神气,更有学习先进管理与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与需求。

对标学习作为管理提升活动“查、学、改、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标行业先进水平,借鉴成功经验,找差距,补短板,破瓶颈,少走弯路,不失为追赶标杆、快速提升管理水平的一条捷径。勘察设计分公司对标学习宝冶技术深感差距明显,激发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自加压力,主动作为,从科技、资质、人才、经济指标等八大战略目标和六大措施对“三五”发展规划进行重新修订,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与措施,为勘察设计分公司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习中借鉴,在创新中超越。但凡成功的企业,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善于学习与创新,学习与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联通对标学习SKT电信运营商,在学习中创造性地提出机卡分离、双模手机等新标准,从标准的追随者向标准的制定者“华丽转身”。中集集团引入实施标杆管理(benchmarking)作为创新管理工具,深入研究学习世界行业先进企业马士基的经验,在学习中不断创新,成为全球唯一能提供干货、冷藏、罐式、特种集装箱等全系列品种最齐的集装箱制造商,全球市场占有率50%以上,多年来稳居世界集装箱头把交椅。中粮集团在管理提升活动中,实施标杆管理八步法,2012年度节约成本25.89亿元……

十九冶这十年来在管理上跟自身比有了很大进步,但综合排名在中冶集团居后,许多兄弟单位比我们发展得更快,我们仍处于低位求进阶段。低位求进更应有学习先进、奋起直追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兴学习之风;中冶集团对管理提升活动强调“观念不变,岗位变”,要求切实做好对标学习、补短板、破瓶颈工作;田野董事长在根治“十大思想病”药方中特别指出:“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对标管理就是企业学习的具体体现,关键要找准标杆,高质量、有深度地对标学习,追踪问责抓改进措施的落实。

科技创新,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标底价43%中标,仍然实现了良好经济效益,是其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成本管控能力所决定的。大成公司在施工中采用了“圆形全断面一次开挖法和分次投料搅拌法”技术,十分成功,仅此工艺就节省成本2070万元,充分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

作为冶金建筑企业,我们在高炉、烧结、转炉等炼钢、炼铁系统中具有技术和管理上的相对优势。随着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冶金建筑市场极度萎缩,企业面向房建、市政转型,相较于中建、省建和地方建工等企业,我们并不具备技术、管理、成本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学习引进房建、市政、路桥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法和新材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工法,培育房建、市政总承包技术优势已迫在眉睫。比如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引领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的、将为建筑业界科技进步产生无可估量影响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绿色建筑技术、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法技术、隧道施工盾构新奥法等等,都会对建筑业界带来巨大变革。因此,创新机制,培养、引进人才,激励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创新技术热情,尽快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至关重要。

总结推广,为企业创新驱动增添活力

同一事件,是否善于总结,效果截然不同。不善于总结,事件往往过眼烟云,不留下什么痕迹;善于总结、提炼、升华和推广,对后续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鲁布革水电站案例就是善于总结和创新的典范:通过专家、学者对鲁布革水电站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总结研究和升华,深化管理成果,大力推广,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引发了巨大创新与变革,迎来了建设领域蓬勃发展。

管理提升活动中,各单位围绕集团公司“一大不足、两大瓶颈、三大短板”专项提升方案,找风险点,止出血点,抓增长点,强基固本夯基础,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正在总结、提炼点滴经验和典型案例,挖掘工作中的亮点,形成管理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固化管理成果,形成管理提升长效机制,避免管理提升活动虎头蛇尾,避免管理提升工作总结泛泛而谈。

通过表面看实质,善于总结、提炼、升华管理工作是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企业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从表面看是市场问题、行业问题,但根源在于企业内部机制、观念和基础管理上。因此,从机制、体制的根源上总结、提炼和升华,大力推广运用成果,创新工作机制和观念,为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增添活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