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不能没有“规矩”

来源:中国十九冶集团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A+ A A-

不能没有“规矩”

——从《弟子规》到《西部铁军军规》

□董事会秘书 谢维贵

自诩读书不少的我,却连《弟子规》这样的儒学启蒙读本也是数年前才得以拜读,即便读罢,也如陶渊明先生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偶然在央视听了一回“钱文忠解读《弟子规》”,方知其训戒人们懂规矩、守规矩之于健康成长是何等的重要。于是萌生了重读《弟子规》的想法。读后感触颇多。其一,若自幼诵读此书,于做人做事、自身修养等,可能会有教益;其二,若当年执教时得此书,定当要求学生诵读并熟记。近日,再读《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口气读完,便想到《西部铁军军规》。感想之余,似有所得,遂略述如下。

《弟子规》说是一本启蒙读本,其实就是一篇“千字文”,其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的《三字经》。从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三字经》编重于知识,传授的是“文化”,而《弟子规》侧重于“规矩”,传播的是“文明”。身处现代社会,知识和文化不难获取,但有了知识和文化,我们是否就算得上真正的“文明人”呢?诚然,《弟子规》“规矩”太多,甚至有些繁琐,其从“孝”出发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为我们今天所认同,但其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在我们今天依然是可以遵从的。

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该怎样做人呢?“入则孝,出则悌”,开宗明义。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是做人的根本。我们现在说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是“感恩”,怎样感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对父母只求给予,不图回报,不知道体谅父母,甚至还对父母横加指责,诸如此类,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吗?出门在外,小而言之,兄弟之间要友爱,推而广之,同事、朋友之间也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说到底,就是要“泛爱众”,要有博爱之心,要有同胞之情。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很难相信,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在社会上还会有立足之地?

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呢?《弟子规》告诉我们,一要“谨”,二要“信”。“谨”是指我们行为上、言语上要谨慎,不可轻率,不可放逸,简单说,就是说话、处事都要慎重,该不该说,能不能做,都要三思而行。这是需要修炼的。修炼的过程其实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修养提高的过程。“冠必正,钮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稍不留神,情急之中,难免就会出现疏漏。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多注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良好与否,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谨言慎行,不只在过去,就是在现在,仍然是我们必须十分注重的处事方法。“谨”留心中,就不会“忙多错”,就不会“言多必失”。

“谨”是我们的处事之道,而“信”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诚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古人是非常强调诚信的,没有诚信,寸步难行。“一诺千金”的典故,就是对诚信的最好诠释。我在一次班组长培训班上讲过的“刘平舍身救母”的故事因为感人至深至今仍难以忘怀。故事是这样的:汉朝更始年间,天下大乱,刘平带着母亲逃难。有一天饿得实在走不动路了,刘平只好把母亲藏在一个低洼处,自己出去找吃的回来。不料路上碰到一伙饿贼,要把他煮了吃,他百般求饶,说明缘由,并发誓说,如果放他走,让饥饿的母亲填饱肚子,他一定回来任由处置。群贼怜其孝心,放了他。刘平找到吃的并伺候母亲吃饱后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母亲,母亲未加阻拦。当群贼见刘平真的回来后,都不敢相信。结果,群贼非但没有难为他,还恭恭敬敬把他送走。刘平的“诚信”可谓达到了极致;“诚信”至此,岂能不感天动地。钱文忠教授还举了北宋词人晏殊因为考题与自己练习过的题目相同请求皇上换题因而倍受赞赏的故事。历史上关于诚信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成分。遗憾的是,如今“诚信”的缺失,让整个社会都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以至到了“诚信”需要申明,需要评估机构评定的地步,岂不可叹!这就难怪有些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提出的要求是要熟背《弟子规》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呵!

守规矩首先要懂规矩。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讲规矩。这是不言而喻的。

近几十年来,我们在重建整个社会体系的过程中丢掉了一些东西,往大处说,是优秀文化传统,从小处讲,是一些基本的“规矩”。而历史发展的进程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是不能缺失的。我们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重塑或重建的过程中,必须找回那些不该遗失的东西,找回我们的“根”。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对企业来说,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历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巨大变革的中央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从几十年的历史中挖掘、整理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我们的根。近年来,我们通过系统整理,逐步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质的文化体系,打造出享誉业内外的“西部铁军”品牌,并且,文化与品牌的“双核心”模式受到专家的高度关注。但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尚需不断固化和提升。

《西部铁军军规》实际上就是对我们企业员工的一种行为规范,名为“军规”,源自我们是“西部铁军”。“军规”共十条,分别从服从、诚信、职责、工作状态、说话做事、学习创新、生活作风、团队精神等方面对员工提出了要求。其中,有些是我们必须树立的理念,有些是我们应当具有的意识,有些是我们对工作应有的态度,有些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总而言之,它是我们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规矩”。虽说这个“规矩”总共不过120个字,很多都只是“原则”,不象《弟子规》讲得那么细,那么具体,但它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作为企业员工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

“军规”的出台,旨在通过约束和规范,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相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作为员工,我们的自身修养和工作素质就会得到提高,作为企业,“西部铁军”的战斗力会更进一步增强,“西部铁军”的形象会进一步提升,“西部铁军”品牌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

不管做什么,“规矩”不能少。规矩,是要我们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不应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装饰,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让“军规”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让“军规”渗透到我们的行为举止当中。每一位“西部铁军”将士都应自觉成为牢记“军规”、践行“军规”的典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