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践者;他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积累者;他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守者。理想为灯,实干为路,悠悠岁月,从青涩懵懂的新手到独当一面的财务部门负责人,李冬,这位青年彝族小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肩扛责任显担当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说起李冬,大家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很有责任心,对工作负责上心。”“精益求精,总觉得可以做得更好。”“工作中容不得半点马虎,态度严谨。”“有着独特的品质值得我去学习。”
责任、担当、严谨是别人眼中的他,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在李冬担任云南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期间,云南公司的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营实现了深度融合。2022和2023连续两年,云南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两金”清欠等各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其中几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每一项数据,都凝聚着李冬与团队的辛勤付出。
清欠工作是财务管理中最为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一项重要工作,加之云南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包袱沉重,“两金”清欠压力巨大。当时,“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正在深入开展,李冬作为云南公司机关党支部委员,主动申请设置党员示范岗,思考如何将自己作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更好地将“两金”清欠责任落实到位。就这样,“李冬党员示范岗”设立,并被中国十九冶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进行授旗授牌。
在李冬的带动下,云南公司财务部全体人员的精气神提起来了。天道酬勤,2023年,云南公司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成功将“两金”余额降幅压至27%,资产负债率也相较上年下降6.96%,大幅优化了云南公司的财务结构,云南公司“两金”清欠工作也被中冶集团收录为先进典型案例。
以学立行促成长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李冬始终坚持的事。“刚来的时候,新来的员工,包括我自己其实对公司和部门很多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不够了解,我们大家还会一起讨论学习,不懂就问,多问问总是没错的。”他回忆道。
入职至今,李冬先后在出纳、总账、报表、项目财务负责人等不同岗位历练,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成长很多,但他却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
“如何高效合规开展工作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承担报表重任的他,为了高效合规编制报表,不停地梳理、复盘笔记,并积极地带领新员工学习报表的编制,组建了一支扎实可靠的编报队伍,基础工作逐步得到夯实。在丰富的财务实践经验中,李冬也提炼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保持高效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对于工作,李冬总是渴望能懂得多点多点再多点,不懈追求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再突破。他将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潜心钻研、日积月累,在深入实践中学习,在学习思考中创新,在总结经验中提高。他先后考取了税务师、会计师资格证书,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五个科目考试。在他的引导下,团队内多名党员和员工模范带头,先后取得了注册管理会计师、会计师和高级管理会计师等重要资格认证,逐步成长为云南公司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一心向党勇向前
李冬深知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把党建工作视为推动企业稳步前行的强大引擎。自入职后,李冬就担任云南公司机关党支部委员,他始终坚信,企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强大支持。
入党十年,是奋楫笃行的十年,是不忘初心的十年。“从步入大学到进入职场,在不同的党组织中,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党员同志,在求学和工作上也听闻了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李冬始终向优秀党员看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庄严承诺。“在工作上保持良好的作风,坚持高标准的工作态度,是我从优秀党员王继琴同志身上看到的闪光点,也是我在财务系统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一直所践行的。”
入职六载,李冬凭借着出色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赢得了领导与同事的高度赞誉,曾荣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在第十个政治生日之际,又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殊荣。“这份荣誉,不只是对过往工作的认可,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与期许。”面对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嘉奖,他始终保持着谦逊沉稳的心态,就像一颗扎根在企业沃土的种子,默默汲取营养,不断向上拔节生长。
展望未来,李冬必将以不屈的毅力和澎湃的激情,带领他的团队披荆斩棘,勇敢迎接前方的每一个挑战,继续书写属于党员的责任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