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敬业 勤业 乐业——四川公司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人物纪实

来源:陈婷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A+ A A-

  深冬的天府新区,寒意渐浓,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施工现场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会议室里,项目经理杨海军双手接过那块沉甸甸的“成都市工人先锋号”的奖牌,嘴角浮现出难以抑制的笑意。

  “成都市总工会颁发的荣誉,对我们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一定会把项目建设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精益求精 打造“金名片”

  四川公司承建的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位于四川天府新区万安南片区,项目总建筑面积12.88万平方米,由初中部、高中部、图书综合楼、艺体中心、宿舍楼等单体建筑组成。该项目作为     成都市教育局统筹规划的重点工程,是天府新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体现,建成后可达到72个教学班,提供3600个学位,将极大缓解区域就学压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天府新区教育扩容提质。

  驱车从宁安路经过,右侧建筑上“中国中冶”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若是从空中俯瞰,一栋栋崭新的建筑犹如翻开的书页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图书馆、艺术中心和教学楼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所备受期待的学校已经初现雏形。

  “总的来说,项目建设还比较顺利,特别急难险重的事情还真想不到。”说起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杨海军挠起了头。

  “真要说起来,在项目建设初期,我们还真遇上一个比较棘手的麻烦。”随后,他指向我们来时的道路——宁安路。

  “如你所见,场地周边只临近宁安路这条施工进出场道路,宁安路上大门是项目唯一的进出场通道口,而连接大门的两侧基坑间施工主便道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线了。”忆及项目建设的痛难点,杨海军娓娓道来。

  九层之塔,起于累土。规范合理的基坑开挖方案与支护方式,才能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周期内的安全,这是所有建筑人心中的金科玉律。项目建设初期,项目部依照原设计采用放坡开挖进行基坑施工,但基坑边坡占用了大面积的施工空间,直接压缩了两个基坑中间的施工通道,使得许多大型、重型车辆进出场困难,再加上项目场地狭窄、地下条件较为复杂,且仅能通过宁安路旁的一条施工通道进出场,不仅影响土方运输、材料进场和二次流水划分,还存在车辆侧翻、基坑坍塌等安全风险。

  “杨经理,放坡开挖不仅占用施工空间,危险系数也急剧增加,我们要及时调整才行。”技术总工唐异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安全隐患。

  为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杨海军“主外”,主动与设计方、业主等进行沟通接洽,说明目前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争取各方的理解与支持。唐异磊则“主内”,联合公司安质部及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商讨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决定采取增加一侧支护桩的方式对基坑进行加固,经精密计算及各方研讨后,该方案完全符合安全要求。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部还及时对施工工艺和程序进行了调整,提前实现了部分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搭建,待回填工序一完成,尽快进行反压处理,最终完全解决安全隐患,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以载道,载的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道以筑梦,筑的是“精品力作”、“民心工程”。项目部始终坚持质量为本,把精益建造贯穿项目始建设终,以不断进步迭代的工程品质和优质的质量管理水平诠释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甘于奉献 做好“一块砖”

  “找劳模,那肯定找冯大爷啊。”“冯大爷”,原名冯兴,到十九冶工作已经37年,是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部的生产经理,也是大家口中公认的“劳模”。初见“冯大爷”,他刚从现场回来,歪头熟练摘下安全帽,胸前的党徽在洗得发白的工装上熠熠闪光。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冯兴是少有吃住都在项目部的人,几乎一月才回一次家,除了党员身份外,这与他的职务也脱不开关系。作为项目的生产经理,他要负责生产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忙碌,已然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冯大爷是每天呆在项目时间最长的人,也是路走得最多的人。”抢工期,抓进度,核材料,护安全。12.88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冯兴每天至少得走上四遍,每天在现场行走至少三万步。

  “走路还能暖和点,最恼火的是通宵打灰。”“打灰”是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浇筑的简称。2021年四月份,正值项目各楼栋地下室封顶,通宵“打灰”成了家常便饭。混凝土浇筑属于连续作业,需一次性浇筑完毕,一般要花费10多个小时左右。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泵车堵管、振捣不到位、钢筋偏位等问题,因此,从罐车进场开始,冯兴便要一刻不离地盯着整个过程,直到覆膜才结束。

  时值春日,昼夜温差较大,到了夜里,寒意悄然袭来,但冯兴却丝毫没有怯步。罐车进场、核对标号及方量、塌落度检查、见证取样,每个环节他全部要一一过目。

  “怎么又在吃泡面啊?工作再忙,饭还是要好好吃。”视频电话那头冯兴的爱人关切地叮嘱到。混凝土浇灌结束,隔着泡面的热气,他与爱人寒暄着家长里短,聊着生活琐事。

  “她一直都很理解和支持我,我之前做过木工、施工员、质检、安全,再到现在的生产经理,忙碌一直是常态。”这37年间,冯兴参建过越南高炉、龙山立交、攀枝花四十一中、王贾路-医贸大道、简阳安置房等众多工程项目,每次都赶上急难险重的时候,他总是毅然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因此,他也戏称自己为“救火队员”。

  “我是党员,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冯兴就是四川公司全体党员的一个缩影,也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真实写照。

  扶贫助农 保障“菜篮子”

  食堂是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的能量供给站。每天清晨有一个干练的女人在清点着供货商刚送来的食材。当清点到胡萝卜时,她蹙起了眉头:“你这个胡萝卜都不新鲜,我不要哈。”“肉类检疫证明拿出来给我看一下。”这个干练且严格的女人就是项目部的综合部部长吴朝莲。

  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平日里为人随和的吴朝莲在验收食材时却黑着张脸,她从不放松任何一个进货渠道,也绝不轻视任何一个操作过程,从采购验收、人员管理、原料加工、食材烹饪、餐具消毒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严格把控,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分餐制,严防病从口入,严保食品干净卫生,为全体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营养。”这是吴朝莲的后勤工作箴言。“有些东西好吃,却也不能多吃。”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作息不规律,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基于此,吴朝莲专门叮嘱食堂为员工们准备各种蛋类、粗粮、肉类、禽类、蔬菜、水果等配比科学、美味可口的餐食,并根据气候变换为员工准备不同种类的营养汤,保证员工各类营养素摄取均衡。

  “最喜欢的还是冬天煮的腊肉,有家的味道,几口腊肉下肚,干起工作都更有劲了。”今年新来的大学生们在饭桌上讨论着。

  但是,在项目进场之初,吴朝莲为了让大家吃上质优价廉的食材却绞尽了脑汁。项目所在的万安南片区由于征拆原因,周边多为建筑工地和荒山,难以找到合适的食材供货商。为解决这一难题,吴朝莲开拓工作思路,主动与当地的失地农民联系,建立了供应对接模式,实现定点采购和供应。

  “三家供货商都是本地的农民,其中一家还是贫困户,所以我们吃的这可都是‘爱心菜’。”这些供货商都是当地的失地农民,靠养殖、卖菜为生,他们的菜品新鲜、价格合理,也有完善的肉类检疫等手续,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与他们建立供应对接模式,不仅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卖菜难”问题,同时也让员工们吃上了质优价廉的本地蔬菜,还展现了大型驻蓉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为员工服务,为社会扶贫。吴朝莲在后勤工作的主阵地上用严谨和爱心书写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杨海军、唐异磊、冯兴、吴朝莲仅仅是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部全体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情怀。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正是因为工匠精神,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部才能在中冶集团、中国建筑、四川华西、成都建工等单位的近千个省内在建项目中脱颖而出,参展省住建厅“质量月”活动现场观摩会。

  正是因为劳模精神,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部才能成功承办成都天投及中国十九冶“质量月”活动现场观摩会、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等多项重大活动,赢得业主及各方的广泛认可。

  正是因为劳动精神,华阳中学(香山校区)项目部才能击败来自中建、中铁、中冶等参建单位的53个重点项目,在成都天投组织的2021年“比学赶超促发展 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劳动竞赛中荣获房建组别第一名的好成绩。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无数的责任和情怀汇聚成项目建设的强大力量,折射出“成都市工人先锋号”奖牌上的一缕微光。

  如今,华阳中学(香山校区)全体人员以行动铸就担当,唱响着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在“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的路上渐行渐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