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最近有些犯愁,几次到工地,都被作业队的负责人甩了“话头”:“你小子懂啥?我们一直都这么干的,到你这儿还不行了?”回到项目部,小朱对项目经理直摇头:“领导,没法儿管了,不想管了……”“嘿!你小子,你们不是自称超能‘路’战队吗,这点困难就把你给镇住了?”经理的话似乎点醒了小朱,是啊,我这个超能“路”战队的队员,可不能白叫了……
说起中国十九冶天府新区市政道路项目的超能“路”战队,大伙联想到的是青春与活力,“战队”成员从项目副经理冯全福、总工程师任光辉,到资料员小张,均是清一色的“80后”,项目部总共20个管理人员,超能“路”战队就占了12个。超能“路”战队听上去名字挺大,实则是年轻人们的自我鞭策,希望能在施工生产一线快速成长,积蓄能量,不断超越自己。“这帮年轻人有干劲、有冲劲、学习快、上手快,跟他们在一起,我也变年轻了。”项目经理的话一点不假,从图纸审核到工程管理,从工程协调到多方沟通,处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被“啃”坏的图纸
在项目部,几大箱子的施工图纸摆满了总工程师的办公室,这些图纸的每一页,“路”战队员们都来来回回翻阅了无数次。市政道路工程涉及的专业很多,包括管网、桥梁、隧道、照明、电气工程等,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求很高。这对于第一次接触市政道路项目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讲,的确是不小的挑战。在工程初期,白天跑工地,晚上“啃”图纸,已成这群小年轻的学习工作常态,“啃”字,看似夸张了点,可这样描述也不为过,为了能尽快上手,厚厚的各项专业图纸早已被他们翻得边角残破。不管是到工地,还是吃饭、休息,图纸几乎没离过手,路”战队员们不仅时常聚在一起学习、交流,还将图纸带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比照,每个人都默默地较着劲,谁也不愿意落后。
但与总工程师“辉哥”相比,队员们翻阅图纸的量也只能算“菜鸟”级别。工程所有图纸方案,全部都由“辉哥”审核、修改,并负责与甲方、设计方沟通协调,确定施工方案。“辉哥”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就是图纸。“晚上审核到凌晨1、2点是常有的事,这是总工该做的工作,必须得做好……”话音未落,“辉哥”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原来是甲方要求下穿隧道地基施工的设计方案要赶快修改敲定,挂断电话,“辉哥”又立即出发,前往甲方沟通图纸方案。
被“啃”坏的图纸,换来的是年轻人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他们逐渐在项目安全、质量、施工技术等管理岗位中扎稳了根基,挑起了重任。
“一线”的青春
对于年轻人来说,工地的工作和生活显得单一和枯燥,但他们却以青春的活力和干劲感染着别人,丰富着自己。
天府新区为云贵川渝地区的第3个国家级新区,将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因此,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十分重视。2014年7月,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副经理冯全福和项目经理最先进场,而此时的项目部却是“空空如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两个人,一个项目部,面对业主立即组织设备、人员进场开工的要求,冯全福跟着项目经理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奋战到晚上12点,调配设备、安排人员、组建项目部……他们睡在现场、吃在现场、工作更在现场。7月的成都烈日当空,在现场的每个人,脸都晒掉了一层皮,虽然每天的工作量繁重,但冯全福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各项工作。历时一个多月,项目部大临设施、人员配备、物资采购等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施工作业进入正常状态。
项目管理,从来不会有轻松的时候,为了赶在雨季来临前推进工期,现阶段,项目部正全力强抓晴好天气的施工进度,为此,项目部每天都安排管理人员到现场巡查各个施工段的情况。“ 路”战队员们在项目部的统一安排下,每天晚上10点至12点,都要前往现场检查作业队当天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完成情况。从青岛路到山东路,来回几公里,每一处的施工情况都不能漏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反馈项目部,并安排、督促作业队进行整改、和施工,确保工期节点。
“累的时候,独自在深夜的清风中抬头仰望星辰,却有着一番别样的诗意。”作为项目部管理工程师之一的小蒋清楚的知道,要成为真正的“超能”项目管理者,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对于自己的未来,他信心满满。
“要想别人服你管,自己得是行家才行”。小朱也在项目经理的建议下,沉下心来研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现场的作业队也纳闷了,怎么小朱到现场不再说这不对,那不行了,还和工人师傅请教了起来……前前后后跑现场,反反复复学习管理流程和工作计划,小朱再到工地,跟作业班组说得头头是道,从施工技术到工艺流程,从现场协调到人员安排,小朱都有理有据,令人无法反驳。现场管理顺了,工作自然也好开展了,小朱也不犯愁了。
超能“路”战队的这一群年轻人仍然在奋斗的路上,他们不断向前、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己,从而激发青春的正能量,构筑起中国十九冶蓬勃向上的生力军。